Discuz! Board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资讯

订阅

婆家反对打无痛,产妇生完娃暴打老公!请科学看待无痛分娩

2021-05-27| 来源:互联网| 查看: 317| 评论: 0

摘要: 生孩子被网友归为等级最高的一类疼痛!有人说,生孩子的痛,相当于瞬间断掉20根肋骨,事实上,可能比这还要......
基金走势最新消息 http://yj98.cn

生孩子被网友归为等级最高的一类疼痛!

有人说,生孩子的痛,相当于瞬间断掉20根肋骨,事实上,可能比这还要痛苦许多。

而分娩镇痛技术的出现,就像黑夜里的一道光,能大大减轻产妇的疼痛感。

然而,在实际生活中,很多人却对无痛分娩怀着深深的误解,反对给产妇使用无痛分娩。

■婆家人临时反悔,拒绝产妇无痛分娩

近日,网上一段短视频引发了无数网友热议:一名产妇刚生完孩子出产房,不是卧床静养,而是飞奔下床,拿起拖鞋要打老公。

到底发生了什么事,让一名刚刚生产完的妈妈做出这样过激的行为?

原来,这位妈妈本来和老公商量好了,等到生产指征符合的时候,就打无痛针减轻生育痛苦。然而,宝妈进了产房准备上无痛的时候,婆家突然不同意了,拒绝签字,不让医生给产妇打无痛针。因为婆婆觉得打无痛针对孩子不好,产妇老公也是这种态度。

最后,这名产妇只能靠自己生下了宝宝,但也积攒了满腹怒气,生完宝宝的第一件事,就是冲出产房要打老公一顿。

网友纷纷表示:“家人应该理解宝妈生产的痛苦,不该临时反悔。”“这得是被气到什么程度才会刚生完孩子就和老公算账啊?”

其实,家属拒绝产妇无痛分娩的新闻并不少见。

早在2018年,熊黛林就曾转发过类似新闻并在微博上愤怒发文:“怀胎十月本来就是一个很幸苦的过程,临了还要逼着产妇体验十级痛楚!难道女人就没有自主权吗?”

其实,无痛分娩技术的研究应用已有上百年历史,第一例无痛分娩至今已有160多年。在英美发达国家,无痛分娩实施率已达85%-98%,我国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。

不过,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平均分娩镇痛普及率约30%,不少人对无痛分娩一直心存疑虑,有着误解。

■无痛分娩到底是什么?

“无痛分娩”也被称为“分娩镇痛”,指的是在产妇顺产过程中把小剂量的麻药注入产妇椎管,从而在分娩时起到镇痛的作用。

它可以减少产妇分娩时的恐惧和产后的疲倦,让她们在持续时间最长的第一产程得到疼痛缓解,积攒充沛的精力体力应对“宫口开全”,减少不必要的耗氧量,防止母婴缺氧的发生,顺利完成自然分娩。

不过,无痛分娩并不是完全感受不到疼痛,打了“无痛”后,疼痛感能降低50%以上。而完全无痛会影响产妇在接生过程中的配合程度。保留轻微的痛感,可以使产妇能够在助产士的指导下完成分娩。

■分娩镇痛对产妇和孩子有副作用吗?

不少人抗拒无痛分娩,是担心无痛分娩会对宝宝和产妇造成负面影响。实际上,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。

(1)无痛分娩对产妇有不良影响吗?

无痛分娩最常采用的是椎管内麻醉,这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,由相当有经验的麻醉医生来完成。在国内外文献报道中,均未见对母体的不良影响。

在接受麻醉的时候,产妇一直是保持着清醒的状态的,而且可能还可以下床走动,这对于产妇来说无非是一件很好的事情。

无痛分娩在生产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仅是剖宫产麻醉的1/3,合理用药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骨骼肌和运动神经的损伤,帮助产妇正确用力。

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产后腰痛问题,研究表明,无痛分娩后,也不会让产妇腰痛的几率升高。尽管腰部穿刺会导致产后穿刺部位暂时的钝痛,个别产妇会有腰部不适,但产后2周内会慢慢消失。

(2)打麻药会影响婴儿大脑吗?

据了解,无痛分娩所用药物剂量与剖腹产相比只有1/10-1/5,并且药量经过麻醉师的控制,到达母体中和胎盘的只是微量的麻药,对胎儿的大脑不会造成影响。

而且,无痛分娩还可以显著降低胎儿宫内缺氧的概率,有效减少由于疼痛导致的产妇呼吸紊乱,继而造成胎儿酸中毒的发生率。

对于能否立即母乳喂养的问题,相关专家表示,无痛分娩的麻药作用于局部,进入母亲血液并随乳汁分泌的药物剂量微乎其微,更不会对孩子有影响。

■哪些情况不适合无痛分娩?

当然,不是所有产妇都适合无痛分娩,医生会通过产妇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。

无痛分娩前,医生将对产妇进行系统评估,包括病史(现病史、既往病史、麻醉手术史、药物过敏史、合并症等)、体格检查、实验室检查(血常规、血小板计数、凝血功能检查等)。

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麻醉手术科主任雷波提醒,以下这些情况也不适合无痛分娩:高烧、颅内压增高、低血容量或低血压、不可进行阴道分娩、穿刺部位损伤或感染、脊柱病变或严重脊柱畸形、对局部麻药及阿片类药物过敏、产妇无法配合进行穿刺等。

分享至 : QQ空间

10 人收藏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收藏

邀请

上一篇:暂无
已有 0 人参与

会员评论

关于本站/服务条款/广告服务/法律咨询/求职招聘/公益事业/客服中心
Copyright ◎2015-2020 永康新闻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Powered by 永康新闻网 X1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