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
11月15日北交所开市首日,81只北交所股票交易总体平稳。北交所股票合计成交95.76亿元,其中10只新股收盘全部上涨,平均涨幅199.80%、成交41.13亿元,68只未停牌的平移股票涨跌互现,平均跌幅6.81%、成交54.63亿元。创新层和基础层合计成交10.63亿元。 今日新股表现强势,10只新股全部高开,平均涨幅132.48%。开盘半小时内,10只新股触发2次上涨临时停牌。全日新股涨幅均超过100%,换手率在40%-80%之间,除了同心传动涨幅494%外,其他几只都在100%-270%之间。据投资者反映,新股首日亮眼表现符合市场预期。 业内专家分析,一是大量新增资金涌入新股。据了解,投资者适当性发布以来,共有210万户投资者预约开通北交所权限,首日交易权限正式启用,新进投资者秉承了A股历来追捧新股的传统,在新股供应相对有限的情况下,新股开盘后放量上涨,进一步激发投资者的交易热情。二是新股公开发行市盈率较为合理。北交所新股普遍具有流动盘小、发行股本占流通股比例高、市盈率低的特点,发行平均市盈率仅21.57倍,明显低于创业板与科创板,打新收益预期较高。三是市场预期向好。投资者普通预计,后续北交所将有更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出台,加之上周A股新股涨势较好,北交所投资者集中买入,抢占投资先机。 另外,68只未停牌的存量股票中,9只上涨、59只下跌,平均下跌6.81%。存量股票开市初期股价出现一定幅度调整,要客观看待这一现象。 一是北交所利好已逐步消化。北交所设立的消息已于2021年9月2日宣布,新三板坚持市场化运行机制,精选层发行交易没有中断,重大改革利好信息已在连续交易中体现,开市前存量股票已平均累计上涨56.27%,开市首日出现一定下跌反而说明了市场的有效性,不宜简单解释为“利空”影响。长期来看,股价走势由公司经营业绩、成长性、创新属性等因素决定,北交所改革政策只会激发和促进优质企业的价值发现,所谓“利好出尽变利空”即使发生也仅是交易资金层面的短期扰动,不会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产生过度影响。 二是公司基本面没有变化。相关公司已于10月底披露三季度财报,北交所开市前无其他重大公告。存量股今日的回调正是投资者理性行为的表现,股价整体趋于收敛符合市场规律。部分学者亦对此有所预见,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何青曾对记者表示,官宣设立北交所后,很多新三板精选层股票已经提前开启上涨,所以在北交所上市,有一些股票可能会出现一些回调。 三是优质存量公司股价调整是逢低入场时机。今日收盘,北交所平移股票市盈率仍与沪深上市公司仍有差距。据悉,已有市场人士表示,市场在承受短期回调后,有望迎来反弹。 市场普遍认为,北交所股票不具备持续下跌的基础。一是上市公司股价具有较强的业绩支撑。2021年前三季度,北交所上市公司营收整体增长34.74%,净利整体增长33.12%。二是北交所投资者规模较精选层显著扩大。目前,北交所合格投资者超400万户。目前,已有部分公募基金上报北交所主题产品,QFII、保险等专业机构也在加快准备。 (文章来源:证券时报) 文章来源:证券时报字母圈交友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