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
直面贾科梅蒂的雕塑杰作,不时想起里尔克《秋日》里的名句,“谁此时孤独,就永远孤独”。 阿尔贝托·贾科梅蒂(1901-1966)的雕塑作品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,普遍存在于人们心理上的恐惧与孤独。他的“通用人像”所揭示的,人类的“共有灵魂”在远古与未来之间永不停息地往返。除了艺术外,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他与萨特、热内等人的惺惺相惜。 20世纪30年代末的巴黎,有人在塞纳河边不止一次地看到,一个年轻男子推着一辆手推车,将车上装得满满的雕塑品倒进河里,那正是已经在超现实主义艺术圈成名的瑞士人阿尔贝托·贾科梅蒂(AlbertoGiacometti,1901-1966)。他的怪异还不止如此,白天他做了作品,到晚上又毁掉。这种习惯持续了一生,他亲自毁掉的作品不知有多少,而那些留下来的雕塑,必然要经过他的反复修改,不断推翻重来,到最后完成时往往经过了好几年。艺术家否定自我不足为奇,但这样极端的行为实属罕见。创作中的贾科梅蒂总觉挫败,对此他深感困惑——在工作前,他似乎看到一个面貌清楚的男人或女人“雕像”就在眼前,可一旦开始动手,却感觉迷失了。所以始终不满意的他只能坚持工作,夜以继日,只为追求他眼中事物那“正确的”尺寸和比例。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